王守仁介绍
王守仁出生在余姚浙江的一个显赫家庭,据说他的母亲怀胎十月还未生产,而就在他出生之前,他的祖母梦见一天神,在云中缓缓而下,怀中抱一赤子,因此他的祖父给他取名为“云”,他所住的地方叫“瑞云楼”。出生后,5岁还不会说话。一位高僧到他家做客,摸着他的头说:“好个孩儿,可惜道破。”按照《论语》中的说法,祖父为他改名叫“守仁”,然后他慢慢开始说话。他的父亲王华,热爱绍兴山水,所以他的家人离开了余姚,搬到了绍兴。
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,因此有着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。但他并非像其他勋贵子弟或是致力科举,考取功名;或是斗鸡走马,游戏人生。他志存高远,不同凡俗。有一次,他和塾师先生讨论了天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,他的答案与众不同,认为“科举不是第一重要的事”。天下最重要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。不过在成为圣贤这条路上,他走的极为艰难。在他18岁那年王守仁拜谒娄谅。娄谅向他讲授“格物致知”之学,王守仁甚是欣喜。之后他读遍朱熹的著作,思考宋儒所谓“物有表里精粗,一草一木皆具至理”的学说,可他并未悟出自己的道。
其后他参加了科举考试。由于他的考试成绩优异,赐二甲进士第七人,观政工部。明武元年冬,宦官刘瑾主政,逮捕了和御史等二十余人,王守仁上疏论救,触怒了刘瑾,被贬到的龙场驿栈驿丞,同时他的父亲也被贬谪至南京。
王守仁被刘瑾的人追杀,他假装跳水自杀,逃脱追捕,之后他偷偷去南京见他的父亲王华,王华对他说:“你既已受了令,便去你该去的地方吧。”然后他踏上了路,来到了“万山丛薄,苗、僚杂居”的贵州龙场。当时龙场还是一个未开化的地区。王守仁毫不畏惧,按照文明习俗教育当地人民,深受人民爱戴。在此期间,他对《大学》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认识。王守仁意识到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”。
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简介
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反对将知行分作一分为二,主张发自内心的求道。他说:‘知是行的意念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的开始,行动是知之成。知行是的两面,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,两者不可分离,而且两者之间没有先后之分。他提出知行合一,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,要求人们在内在精神上努力。
王守仁知行合一论主要是一种强调内心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论,他的所谓知行本体论,从来没有被个人利益所割裂,指的是“见父自然知孝,见兄自然知弟,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”的良知,认为"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"就是行。他的"致良知"即知行合一,就是"去恶为善"、"去人欲,存天理"的工夫。
关键词: 王守仁简介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是什